小通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首页看点丨国庆青春范,奋斗正当时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青春。

交汇点讯又是一年国庆佳节,秋高阳暖,举国欢腾。72岁“生日”,对新中国来说正是青春蓬勃,有着无比的朝气和无限的未来。节假日里记者探访了江苏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人,他们感受着祖国发展的节奏,体味着生活的丰富多姿,他们有着火热的内心、满溢的激情,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祖国的拳拳之情。

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中国,每一代都有热血青年用个体的力量汇成时代的洪流,投身祖国建设的新征程,他们也必将在祖国的怀抱中,闪烁更加耀眼的光芒。

高学历电工,特高压大电网时代大展拳脚

尽管在假期当中,国网江苏电力检修公司南京运维站的青年员工陈昊满脑子都是检修一线的工作。“国庆我们也会跟平常一样,负责江苏地区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运维检修,3号,我要给南京千伏秋秦线缺陷消除做技术准备……”

陈昊是名“80后”电力检修人,年参加工作。在近日揭晓的第六届全国职工技术成果获奖项目中,陈昊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成果获得一等奖。这已经不是陈昊第一次获得创新类高级奖项。

在传统眼光里,做电工并不需要太高学历。然而,陈昊却是个十足的专业学霸,本硕博读的都是东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他的这份兴趣,有部分来自父亲的传承。他的父亲是名变电运行技师,“小时候我就跟着我爸去过变电站,在孩子眼里,他就像钻进了电气设备的树林里一样。”陈昊说,自己印象很深刻的是,当时变电站设备每到下雨天很容易出现故障,父亲常常一看到大雨,就立刻骑上自行车,骑上两个小时到郊区的大定坊变电站。“我当时就问我爸,其实那里也有人值班,而且也不一定会出问题。但我爸说,他懂的技术多,或许能帮大家更快解决问题,就算没有故障,确认安全再回来他也高兴,这种供电安全高于一切的信念,至今都非常打动我。”

变电站是连接发电厂、电网其他部分以及电力用户的重要节点,父子两代人进入同一个行业,也一起见证了江苏电网的日新月异。陈昊告诉记者,在父亲那个时代,江苏变电站的最高电压等级为千伏,电压等级越高,能供电的距离越远,能供电的容量就越大。“我刚工作的时候,全南京有且只有一座千伏的变电站,如今已经有6座,南京已构建形成千伏网架‘O形环网’的格局,江苏电网已跨进‘特高压时代’,西部水电、北方火电经数百甚至一两千公里输入江苏。变电站技术持续进步,工作效率也提高不少。我父亲当时的一座千伏变电站三值有24人,现在我们一座千伏变电站三值仅需6人。”

特高压大电网时代,对电网运检一线也带来更多挑战。年,国网江苏检修公司成立了以陈昊自己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当时可把我爸给羡慕坏了!”陈昊笑道,他记得过去父亲经常会买一些灯泡和继电器回来倒腾,在家试验一些故障模拟。“当时他主要是经验性的摸索,需要搭建系统的时候就独木难撑了,他听说我们现在好多人一起研究,一个项目还能有专门经费,他连连感叹,这创新生态,能推动变电运检技术不断发展,让我好好干。”

陈昊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他经常用科技手段解决一线工作的痛点。一个输变电设备的螺栓松了,工人要爬高将其拧紧,经常需要申请停电、转移负荷等一系列流程,不仅工作量繁重,还可能影响用户用电。陈昊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动螺栓紧固装置,一按开关就能快速而安全地拧紧螺栓。

此次斩获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的项目,起源于陈昊年的一次奇思妙想。一直以来,断路器故障诊断和处理只能停电检修,不能及时掌握断路器故障信息。陈昊在一次检修过程中想到,能否借鉴心电图原理,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故障信号呢?从设想到落地,团队坚持推进了近10年,针对断路器潜伏性故障监测手段,创新提出了多种技术方法,攻克了机械故障监测、电场强度监测、回路故障监测、断路器状态评估等一系列难题。自试点应用以来,有效减少了变电站临时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长,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陈昊告诉记者:“高校做研究经常是理论走向实践,而我们是相反的,往往是在工作中发现一个技术问题并解决,其后再深入研究问题的原理看能否推进技术。”陈昊说,电网运检新技术不断涌现,对电网检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5年后,我国电网运检的智能化水平相较于今天将进一步大幅提升,我们检修人需要在实践中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以变电站、输电线路为自己的阵地,将技术继续向前推进,为国家经济发展略尽绵力”。

传承古老技艺的“90后”,带非遗文化走出国门

“今天教大家制作的是扬州通草花,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通草、湿毛巾、剪刀……”10月1日,在扬州博物馆手工坊内,出生于年的扬州市邗江区扬州通草花非遗传承人王蕴玉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展示了通草花制作过程。一张薄薄的通草纸在她手中经过捏揉剪粘,很快变成一朵娇俏的小花。

通草花制作技艺以通草纸制作,质地柔和、色调秀雅,可与真花媲美,被誉为“不谢之花”。据《扬州画舫录》记述,乾隆年间,扬州通草花不但在民间流传甚广,还曾成为朝廷的贡品。但随着时代发展,通草花逐渐走向衰落,目前在扬州仅剩戴春富和钱宏仁两位老人掌握这项技艺。技艺又一次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年轻的王蕴玉,毫不犹豫地拜在了戴春富老人门下,接过了这门通草花技艺的传承。

“小时候读《红楼梦》,有一章节讲元妃省亲,当元妃进大观园时,下舆乘舟,水路所见两岸景色,花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但元妃省亲的季节正值冬末,大观园内怎么会春意盎然呢?书中如此解释说:‘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这一段短短的描述,让王蕴玉第一次知道了奇妙的通草花。经由父亲引荐,本着学习传统技艺的想法来到了戴老门下,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王蕴玉一开始并不受戴老待见,“当时来学习的人不少,但很多人学了三五天就走了。有的人觉得学不到东西,有的人就是来借师父的名气炒作一下,或者有的人觉得赚不了钱。师父看我年纪小,也觉得我是一时兴趣而已,就对我说‘你来我就教’。一开始可能只是兴趣,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对这门传统技艺越发热爱,一直到自己有了一种使命感,不希望这门技艺失传。直到坚持了两三年,师父才渐渐承认我是他徒弟”。

捏、捻、搓,随师学艺10年来,王蕴玉逐渐掌握了通草花制作的“独门绝技”。“手艺易学难精,整个过程是枯燥,需要重复手法、精益求精,才能做出好东西。”王蕴玉说,师父是一个为人和善而不爱多说话的人,“在我心中,老手艺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从师父身上,我感悟最大的一点是,做手艺人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师父倾尽所有地教我,通过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不止是手艺上的传承,更多的是精神的传承”。

以前购买通草花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以收藏为主。而王蕴玉和师父开始创新,将其应用到配饰之上,这几年购买通草花的年轻人逐渐增多起来。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知晓和喜欢上这门传统工艺,王蕴玉经常会在抖音上上传新的作品和制作教程,还设计了更多的现代风作品,“目前已经设计制作出50余种兼顾现代审美和传统特色的头饰和配件,包括耳环、戒指、项链等,让通草花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能贴近年轻人的生活。”

当年轻的血液与几千年历史孕育的传统民俗相摩擦,冲撞出融会贯通的火花。年2月,王蕴玉作为全国非遗艺术代表团成员,远赴荷兰参加非遗文化展示交流活动。通草花技艺走出国门,让这位“90后”更感到身上肩负的责任。除了日常参加宣传通草花的活动,王蕴玉还会去扬州当地的学校教小朋友做通草花,想让这门技艺继续延续下去。“花是美的化身,人类从其生机勃勃的形象中直观地感受到一种生命力。”王蕴玉坚信,择一事、终一生,是每个青年传承人无悔的坚守。小小通草花背后,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厚重与传承精神。在当代青年人的手中,一定能爆发出更强劲的文化生命力。

“进货”的奥运冠军,新的竞赛周期已经开启

在结束全运会所有赛事后,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23岁的奥运冠军张雨霏载誉而归,这个国庆,她去了母校民主路小学看望老师,还去培养和输送自己的市水上运动中心看望启蒙教练和师弟师妹们……难得的放松时光,安排得非常紧凑。

尽管回来并没有时间多逛,但张雨霏与往常一样,感觉家乡正发生着变化,“小时候常去的云龙湖,景色越来越美,城市也越来越繁华,可以去‘吃逛’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国庆生活怎么样?“在家吃家常便饭的感觉,太幸福了!”张雨霏的言语间流露出跟家人相聚的浓浓喜悦,“我姥姥可是家里的‘大厨’,今天中午有土豆丝,辣椒疙瘩,都是我从小爱吃的。”而这也是全家人期待已久的重聚,此前足足一年多,张雨霏都没有回家。

时隔一年,去年国庆的情景,张雨霏还记忆犹新,她与队友们组成的苏鄂浙鲁联队在全国游泳冠军赛中打破了4×米混合泳接力的世界纪录,以展现中国力量的方式为祖国献礼。

今年国庆更是“丰收”的秋天,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中,张雨霏摘得6金3银,其中全运会上参加的8个项目一共夺得4金1银,奥运会勇夺2金2银,就连张雨霏自己都“凡尔赛”地戏称为“进货完成”。

当然,用实力拼搏“进到的货”,可非同一般。尽管被不少媒体称为“天才少女”,但努力才是荣誉的现实注脚,“游泳训练中是没有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比赛触壁的那一刻”。为了梦想成真的那一刻,这个与同龄人一样喜欢剧本杀、密室逃脱的青春女孩,多年来从不敢让自己休息太多,为了不丢失了来之不易的训练成果,每天她至少有五六个小时,在一池子冷水中搏击战斗。

比赛考验的不仅是实力,更是强大的心理素质。“我小时候比赛容易紧张,一紧张,成绩就好不了,其实现在依然会紧张,但会将这种情绪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张雨霏说,对她而言,全运会的压力比奥运会更大,“拿了奥运冠军,大家对你预期提高了,你不能输,更不能懈怠。”张雨霏说,但她现在几乎不会多想,“往前冲就完了,好的坏的都不要去想”。

“我可以输,但我绝不认输”这是张雨霏的竞赛态度,也是她感受到的体育精神。在奥运会期间,张雨霏给竞争对手池江璃花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后者是一名患上白血病,战胜病魔后重返泳池的日本选手,张雨霏回忆说,年时自己成绩还不够好,当时还游不过池江璃花子,“希望她尽快恢复巅峰水平,我跟她说明年见,因为明年是亚运会”。

东京奥运周期结束,意味着巴黎奥运周期的开始,说起比赛,张雨霏十分坦诚:“其实这次比赛我比较满意,但也留下了遗憾,米和50米的自由泳成绩都没有达到满意的水准。”

国庆过后,张雨霏12号就要回到南京体育学院继续训练,张雨霏说,新周期她希望自己像“拼木桶”一样,“把每一个竖条的板块都拼凑完整,把不足提上来,我想做一个泳姿、米数都比较全面的运动员”。明年她有两个“小目标”,第一是世锦赛米蝶泳金牌,第二是亚运会MVP,“明年在家门口比赛,我希望把这个MVP留在我们中国”。

建筑智能化从业者,让建筑本体焕发新生

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到达前十分钟车牌和人脸信息已经传输到校,学校门口设备会对接送人员进行比对,孩子安全的被家长接走……“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正通过“建筑智能化”的设计逐步变为现实。而这背后,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奋斗。国庆假期,当大家都沉浸在和家人团聚的喜悦中。还有一群科技工作者将宝贵的休息时间投入在研究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向祖国“表白”。

“技术+建筑”的融合,让古老的建筑本体也被卷入信息化革命当中。江苏中科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刘松峰从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一直深耕“建筑智能化”领域,迄今已10年有余。他深刻感受到技术为建筑空间、城市生活带来的切实可感的变化。

刘松峰介绍,“建筑智慧化”指的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简单来说,就是让现代化建筑物更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

以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为例,传统的红绿灯是固定的定时变化,不能灵活、及时地根据车流量情况进行调整。但在建筑智慧化的设计下,红绿灯就可以根据车流量大小自动配时,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从入行到现在,建筑智慧化发生了根本的转向。”刘松峰说,建筑智能化将传统基建与信息化新基建进行了全面融合,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行业也完成了从传统智能化简单的系统集成到为“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及“智慧养老”“智慧学校”“智能建筑”等完整的系统产业化及应用研究,提供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搭着公司发展的“快车”,刘松峰的工作越做越起劲。他也告诉记者,能通过各种项目参与学校、医院、安置小区、道路交通等民生工程建设和网络中心、信息化机房建设等科研项目中,自己十分自豪,“看到通过我们的项目,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因为工作性质,刘松峰在项目实施中经常需要加班处理一些技术问题,在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前通宵加班也是常态。“说实话,对家庭是有亏欠的。”他以往的国庆大多数都是加班度过,但今年的国庆前三天,要回老家徐州看看奶奶。后面的时间都要赶回来投入工作,“比如有个信息化机房改造的项目正好可以利用假期,做一些新老设备的切换工作”。

在国庆这个特殊的节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刘松峰深感责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希望自己更踏实苦干、精心钻研,将建筑智能化工程做优做精,为推动全面智能化、信息化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无人机研发者:让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我还刚刚从飞机上下来呢。”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羽正出差结束。拓攻机器人CEO张羽表示,平时自己出差已成常态,这个国庆长假打算一半时间在家陪陪家人,一半时间去公司。张羽半开玩笑地说:“论出差,我肯定是全中国跑得最多的那百分之零点几的人。”

张羽出生于年,是“80后”的“尾巴”。年,他从国外回到南京,加入了拓攻无人机团队,开始了应用类无人机的创业之旅。张羽说,自己加入拓攻团队应该算的上是天时地利人和。“我自己有工科背景。同时我自己对飞行也有兴趣,有FAA飞行执照,也有几百小时飞行时间。”拓攻无人机主打行业应用类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等行业。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将扩展业务到提供整机方案及周边传感器、高精度任务载荷、行业应用软件和无人机云服务。

和大家印象中在实验室埋头苦干不一样,行业应用类无人机的研发其实有相当的时间都在一线,张羽表示,像农用无人机的研发,从产品经理到研发人员都必须要泡在一线做产品,无人机实际的洒水打药效果如何,能不能自动返航精准降落,农民能不能熟练掌握操作系统,这些都是问题。“你只有泡在一线才能知道农民真正需要什么,像一些农村的土地情况比较复杂,常常有电线杆和树之类的混在田里,我们就要想办法让无人机能自动避开这些障碍物。同时,无人机也要配备精准计量喷洒系统,避免药量不足或者过量导致药害。”

对于高自动化的行业类无人机而言,细节决定着成败。“创业这些年来,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就是你做任何一个好的产品,一定是要离终端用户和终端场景越近越好。我觉得研发人员如果天天憋在电脑前蒙头研发,这个产品是一定做不好的。”张羽说。

目前,行业应用类无人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农用无人机作为新一代农机已逐渐普及。拓攻专业植保飞控销售已超过00多套,服务了国内客户多家、海外客户多家。除了植保飞控,大型的物流运输飞控也是热门产品。它一次能运输公斤物品,航程达到0公里,能有效填补偏远地区和山区的物流运输空缺。“我们去年7月和顺丰签下了物流无人机采购协议,这是顺丰第一次向民营企业下大量的订单,也是大型的固定翼无人机第一次进入民用市场,算是一个商业领域的突破。”

作为无人机领域的前沿开发者,张羽很高兴自己赶上了一个时代窗口。“我觉得现在中国的高科技行业基础越来越好,科技创新也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很感谢国家对科技从业者的支持。”张羽表示,对于未来,我们希望能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能在无人机这个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反哺社会,这是一个长期不变的追求,也是对祖国最好的献礼。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频萍王拓蒋明睿张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