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通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生礼仪食俗说说吃的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人生礼仪食俗

恋爱相亲食俗

中国古代的婚嫁风俗,大多屈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都无权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然而,在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男女青年都享有选择配偶、谈情说爱的自由。他们常常在一些节日庙会或歌墟集会中,寻觅意中人,并且通过某种特殊的饮宴活动,向对方表露自己的爱慕之情。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地。畲族的居住、饮食、服饰、民歌、舞蹈、婚嫁等风情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畲族,青年男女在对唱情歌时,如果姑娘相中了某个小伙子,等到一起吃饭时,姑娘便特意为小伙子盛饭,并悄悄地将一白纸团或银戒指藏于饭中,以表示对小伙子的钟爱,当地称“装心饭”。男青年吃到“饭心”,如果对装饭心的姑娘同样钟情,便暗自髙兴地将其藏在衣袋里。分别时即以手绢相赠,回家后即请媒人至女家求婚。就这样,一碗米饭成了男女婚恋的媒介物。

傣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方式很多,傣族盛行一种叫“串卜少”的活动,即未婚的小伙子在节日或集会等场合,寻找未婚姑娘谈情说爱。这种活动一般都在泼水节、赛龙船、赶摆等时节进行,男女青年载歌载舞,从傍晚开始,直至深夜结束。另外还有一种“卖鸡肉”的形式更为奇特,每逢节日到来的时候,西双版纳的傣族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肥鸡杀了清炖。如果来买鸡肉的小伙子是姑娘不如意的,姑娘会加倍要钱。要是姑娘看上了年轻的小伙子,姑娘就会含羞低下头,躲避小伙子的目光。如果小伙子有意,两人就端着鸡肉,搬起凳子,走进安静的树林里,互相倾吐爱慕之情。

居住在贵州省织金洞风景区新庄村边远山区的苗族人的恋爱方式是在“晒月亮”、跳花节、X寸歌、赶街等集体活动中认识结交,认识结交后,互相就紛常以对歌等形式来了解、交流思想感情,父母也不反对,待双方都认为性格合得来、感情较好、者志同道合的理想后,就商定时间由男方家请寨中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来提亲。提亲这关,男方家请人带来两只大红公鸡到女方家来,但这两只鸡必须当众杀死,将两滴血放在酒里混合后让男女双方饮下,表示百年到老;鸡心、肝不切破按原样煮熟吃下,表示永远心不变;鸡肠子也不切断,吃了后表示连接一起,永不分离。喝鸡血酒和吃鸡心、肝、肠时,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说一些吉利话和比喻词,这桩婚事就算定下来了,然后约定时间举行婚礼,这就叫吃鸡酒。

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个节日,黎族同胞就会穿上美丽的服装,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黎人女儿进入少女时期,父母就会在较偏的槟榔山坡上为女儿建造一座“寮房”(即茅草房,汉人俗称为“寮房”)。晚上,女儿就去“寮房”睡觉,其实,是去那里谈情说爱。

黎人谈情说爱,都喜欢唱槟榔情歌,如男子唱:“月上东边泛岀光,与妹对歌哥心慌,今昏阿妹如有意(’今昏今晚的意思),吃口槟榔作嘴红。”“吃口槟榔作嘴红”此句道明了槟榔是婚姻的信物。女子应唱道:“月上东边月牙光,与妹对歌哥勿慌,哥想唱歌哥就唱,月牙圆了嚼槟榔。”……青年人谈得差不多了,就会告诉父母,父母再请媒婆上门说婚。“想吃妹饭送槟榔”就是带着槟榔上门说媒的意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说:“琼(海南)俗嫁娶,尤以槟榔之多寡为辞。”媒

婆首次上门提亲,一定要带槟榔,如果女方父母打开槟榔盒,取了槟榔,表示答应了此门亲事。媒婆回复男家后,再选佳日上门订婚。相亲之日,姑娘父母对小伙子的印象好坏,是否同意这门婚事,也可以利用食物这种“无声I语言”作出答复。在湖南洞庭湖地区,如果丈母娘对女婿比较满意,她便会做一碗甜蛋给未来女婿吃。

俗甜蛋是用鸡蛋、桂圆、红枣、红糖一起煮成,小伙子接到这碗甜蛋,便知道丈母娘同意了这门婚事。

在湖北梁子湖一带,如果说丈母娘对新上门的女婿比较满意,便会做一碗瘦肉面条给女婿吃。

如果面条中夹着三个半生半熟的荷包蛋,则表明丈母娘不同意这门婚事,不一会儿,小伙子便会知趣地吿辞。

还有的地方以在宴席上拣什么样的菜给小伙子吃来表示是否同意这门婚事。如拣一个肥大的

鸡腿给小伙子吃,则有“请你的脚放勤快些,经常到我家里来”的意思,表示同意。如果拣一个鸡翅给小伙子吃,则有“请你远走高飞”的意思,小伙子遇此,往往羞愧万分。

订婚食俗

我国民间婚俗,若男女双方相互中意,生辰八字相合(旧时认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用两不字代替,四项就有八个字,即可推算一个人的命运。旧俗男女31双方订婚前要交换八字帖,也叫“庚帖”),并经父母同意,便可正式订婚。订婚之日,男方必备聘礼,聘礼中除衣物饰品外,还少不了一些食物。这些食物除了具有一般食物共有的食用价值之外,还结合婚嫁的主题,含有某种吉祥寓意。

在我国多数地区.茶叶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聘礼食品。拉祜族有句民谚:“没有茶叶就不能算结婚。”在湘黔一带,男方向女方求婚叫“讨茶”,女方受聘叫“吃茶”或“受茶”,有的地方甚至干脆把聘礼叫“茶礼”。如某家女子已许于人,则以“已受过人家的茶礼”来说明已订婚约。可见茶是民间婚姻聘礼中的主要礼品。

除茶叶外,旧时鸡、鹅也是聘礼中的重要物品。聘礼用鸡、鹅,这与古代聘礼“纳吉”携雁到女家去确定婚约有关。《五礼通考》引《礼志》说:“其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头。”关于聘礼用雁的取义,《百虎通嫁娶篇》中说:“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返,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故以雁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按“不违民时”的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原则,聘礼用雁,表示婚嫁以时之意。雁转徙飞行,老而壮者在前引导,幼而弱者尾随其后,从不逾越。“长幼有序”的倦家思想用于婚姻,有叔季不得跨越伯仲而成婚之义。故聘礼用雁,实有多重意义。后来由于雁难得,人们便以鸡、鹅取而代之。如今在河北、辽宁、安徽、江苏等地民间,仍有以鸡、鹅作聘礼的。

畲族在送彩礼时,有一个仪式叫“考赤郎”,赤郎就是指送彩礼这天男家带去女方做菜的厨师。

送彩礼这天,新郎的叔伯带着歌手、厨师来到女方家中,奉上彩礼之后,带来的厨师要到女方家中厨房去做菜,“考赤郎”便开始了。女方将厨房用具全部收掉,厨师在厨房中先唱,唱一样东西女方给一样东西,厨师要唱40多句才能将所有用具凑齐。接着厨师开始涮锅,但女方早派人在一旁捣乱,不让厨师顺利完成涮锅,有的还将东西扔进锅中,给厨师添乱。厨师要想尽办法,快速将锅涮好,只要涮好锅放上肉,女方就不能捣乱了。但他们会很快在烧火上面给厨师设置障碍,将灶堂淋上水,塞进湿柴,因此厨师要先准备好煤油、蜡烛等引火之物。只要肉放进了锅中,灶火点燃,厨师便算过关了。

陕北有喝订婚酒、给女方送高母饭、吃儿女饺子等婚姻食俗。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新郎新娘家一定要吃养麦饴馅。最为隆重的要算送面花了,一个面花足有两公斤多重,常见的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莲生贵子”等,取其长命百岁、早生贵子等吉祥之意。在送贺礼的仪式中,随着赞

礼先生一声高唱:“进礼喽!”亲友们由舅家带头,端着托盘,献上面花和其他礼物。这些面花凑在一起,供宾客们欣赏评比,借以增加喜庆气氛。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用红糖、石榴、莲子、糕点、面条等作为聘礼的,这些则是为了图生活甜蜜、多子多孙、延年长寿的吉利。哈尼族商订婚约必不可少的聘礼是糯米饭和熟鸡蛋;白族订婚时的聘礼是寺瓶酒和一只公鸡,当地称为“鸡酒礼”;侗族订婚所送的聘礼除猪肉、酒之外,还有酸鱼一条、機杷二三团;纳西族订婚聘礼中少不了盐和糖,他们认为糖代表“山盟”,盐代表“海誓”。有了盐、糖,从此情深意笃,决无反悔。

出阁食俗

出阁是民间俗语,即姑娘出嫁。当男女双方商定婚期之后,男方便开始布置新房,姑娘便着手筹备、整理嫁妆。嫁妆物品除一般的衣物饰品、日常用具外,有的地方还要在嫁妆中陪上一些食品。不过作为嫁妆的食品,食用价值已不是主要的了,更重要的是人们借食品的某种吉祥寓意,来表达对新婚的美好祝愿和对婚后生活的殷切希望。

按照我国传统思想,结婚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倘若婚后不孕,这对新婚夫妇和家庭来说都是不幸的事,即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各地的婚嫁活动大多包含有“早生子、多生子”的意义,嫁妆中的食品多含此意思。

嫁妆食品的名称后面多带有一个“子”字,诸如瓜子、枣子、豆子、栗子,等等。从婚俗角度看,广义的“子”是指“子女”,而狭义的“子”则仅指“儿子”。过去,民间有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意识,婚后不仅要能生育,而且还必须生儿子,只有生了儿子才能“传宗接代”。故选用瓜子、枣子、豆子、栗子等食品,多有祝新人生儿子之意。

在我国各地,鸡蛋是嫁妆中常见的一种食品。鸡蛋有的地方也叫鸡子,江浙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子孙桶”,桶中要盛放喜蛋一枚、喜果一包,送到男方家后由主婚太太取出,当地人称此举为“送子”。岭南地区,嫁妆中少不了要放几枚石榴,因石榴多子,用石榴,自然是取其“多子多孙”之意。

女子出阁,民间还有“饿嫁”之俗。貴阳西北苗族,姑娘于嫁前吃完“离娘饭”后,要断食一昼夜,到婚后第二天早晨才能吃饭。凉山彝族,姑娘于出嫁前五日就开始断食,而只以少量糖果充饥,有的新娘到出嫁时,已饿得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清代有一首诗:“翠绕珠围楚楚腰,伴娘扶腋不胜娇。新人底事容消瘦,问道停餐已数朝。”就是这种饿嫁习俗的形象描绘。

在许多地方,姑娘出嫁前有吃“别亲饭”、“辞家宴”的习俗。民间娶亲多用轿子,新娘上轿前要行一系列的礼仪,其中也不乏饮食礼仪。在红水河和柳江沿岸一些地方,新娘上轿前要坐在堂屋中间,背朝香火,由一个父母、儿女双全的人把夫家送来的一碗饭端在手上,司仪高颂:“一碗米饭白莲莲,糖在上面肉在间。女家吃了男家饭,代代儿孙中状元。”周围的人答:“好的!有的!”端碗的人轻轻把碗里的一根葱、一只鸡腿、一块红糖拨过一边,给她扒三口饭,她吃三口吐三口(弟妹用裙子接),接着又把一把筷子递给她,她从自己肩上递给后面小辈,自己却不得朝后看,表示永不后顾。

旧时浙江一些地方,新娘上轿前,要换上男方准备的小衫裤,然后立在蒸桶上。女家事先准备好12个红鸡蛋,鱼、肉、糖、盐、炭、鸡肉各两包,还有米三升三合,将这些东西从她上身裤腰里一一放下去,由裤脚拿出来,喜娘在一旁念念有词:“将来生儿生女如鸡下蛋快。”新娘吃过“辞母饭”,还要在嘴里留一颗肉圆子,不能吞下,直到花轿抬到男家时才能吃下。

傣族姑娘在离家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向厨房里的饭甑子告别,往饭甑里放些钱。在她看来,自从出了娘胎,靠的就是这饭甑子的哺养,如今要离开家了,也要离开这饭甑子,此时也应该感谢饭甑子多年来的养育之恩。

洞房食俗

婚宴结束之后,新郎、新娘双双人洞房,于是开始了洞房里的一系列*L俗活动。

有的地方洞房之夜要吃子孙倬皆,子孙悖悖是送亲太太从女家带来的。吃过子孙悖悼,又吃长寿面,长寿面是由男家准备的,取“子孙万代,长生不老”的意思。然后是“合惹”酒,又称交杯酒。用一条红线绳子,两头各系一只酒杯,新郎新娘各饮半杯,再交换杯子喝尽杯中酒。交杯酒礼是在洞房之内举行,然在大厅里又摆一桌酒席,俗语叫“团圆饭”,席间新郎新娘坐上座,其他宾客均坐陪座,表示从此成为一家一姓。

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新人进入洞房还要兴“食圆礼”。洞房中央摆着一张桌子,新郎、新娘相对坐在桌子两边,这时全福人端上两碗水磨糯米汤圆,两人先吃自己碗里的,然后接着吃对方的,一只只交替着吃,或由全福人夹到新郎、新娘嘴里吃。“食圆”象征夫妇幸福团圆。

在我国台湾一些地区,食圆礼结束之后,紧接着就是吃“洞房花烛宴”。洞房中央的四方桌上,早已摆好了六荤、六素十二碗菜,新郎、新娘坐定之后,全福人用筷子把桌上的每样菜一一夹给他们吃。每夹一样菜,全福人都要呼彩头,譬如“食肉圆,万事圆”;“吃了鸡,能起家”;“吃福圖(龙眼),生子生孙中状元”;“食红枣,年年好”;“食芋头,新娘快大肚”。全福人每次呼彩头,新郎、新娘总是象征性地尝一下,而不是为了填饱肚子。

回门食俗

新婚第三天新娘从婆家回到娘家的日子,俗称“三朝回门”。回门之日,新嫁娘要带一些礼物孝敬父母,俗称“回门礼”。回门礼以食品为主,酒、肉、糯米、機杷、面条、糕点之类为常见。黎族婚后,新郎去拜见岳父岳母,要备槟榔,见面第一件事就是给岳父岳母敬上槟榔。对前来相见的岳父家长辈亲人,新郎也要一一捧敬槟榔。新娘每次返往娘家或夫家(古时女子嫁后,不生孩子前,一般都住在娘家,逢年过节或夫家有大事,才回夫家),更要备足槟榔。从进村起,见村里人就要请人吃槟榔,以表敬意。夫家村里人吃了新娘的槟榔,知道新娘已是自己村中的一员。新娘家乡的村里人吃了新娘的槟榔,清楚她已成为别人的新娘。一个小小的槟榔,在婚姻中就这样给人温馨,并传递着无数的信息。

妊娠食俗

对于孕妇,古人是食养与胎教并重,还有“催生”之俗。在食养方面,强调“酸儿辣女”,“一人吃两人饭”,重视荤汤、油饭、青菜与水果,忌讳兔肉(生子会豁唇)、生姜(生子会六指)、麻雀(生子会淫乱)以及一切凶猛丑恶之物(生子会残暴)。在胎教方面,要求孕妇行坐端正,多听美言,有人为她诵读诗书,演奏礼乐。同时不可四处胡乱走动,不可与人争吵斗气,不可从事繁重劳动,并且节制房事。

江南一带,妇女在妊娠期间,长辈总要孕妇吃一些藕,因藕白而粗,且多孔。多吃藕,是希冀孩子今后又白又胖又聪明,多长心眼儿。许多地方都认为,妊娠期间多吃一些猪脚,孩子将来起步早、会走路。这些饮食事项,虽然其间也不乏科学的内容,有的确实还有一定的道理,但主要还是人们凭借直觉的联想,把事物的某一特征同新生儿的某一优点联系起来,企图通过物性的转移,达到某一目的。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孩子寄托美好希望的民俗心理。

民间深知孕妇饮食的重要,除了提倡、鼓励孕妇吃某些食物之外,同时又禁止、限制孕妇吃某些食物,生怕孕妇吃错东西,影响胎儿生长,故此派生出种种饮食禁忌。在我国,妊娠期饮食禁忌古已有之,古人认为:“儿在胎,日月未满,阴阳未备,腑脏骨节皆未足,故自初迄于将产,饮食居住皆有禁忌。”(《古今图书集成人事典》

在新晃侗族一带,孕妇禁食葱、姜、蒜、羊肉、牛肉,人们认为吃了这些东西,婴儿将来会有狐臭,

成哑巴。有的地方孕妇不能吃黄瓜、生姜,认为吃了黄瓜生下的孩子身上会长出许多花花绿绿的f斑纹;吃了生姜,生下的孩子会长六指。有的禁止孕妇吃葡萄,说是吃了葡萄容易生葡萄胎。甚i至有的地方见“青”(指各种绿的叶菜类蔬菜)不吃,认为“青”菜属于青草之类,没有营养,对I孕妇身体没有好处的以上这些饮食禁忌,大都是原始的朴素联想,缺乏科学依据,它不仅限制了孕妇的饮食自由,而且对孕妇及胎儿的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分娩食俗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分娩是胎儿至婴儿的转折点。分娩是孕妇痛苦的过程,并且承担着极大的风险。为了母子平安,民间往往要举行各种礼仪活动来祈祷、祝福、庆贺,其中有许多就是通过饮食礼仪方式来进行的。

分娩饮食风俗早在临产之前就已由催生食礼拉开了序幕。临近分娩时,孕妇和家人最担心的是孩子能否顺利生下来。为了避免难产,人们便采取种种手段和措施,来促使孕妇早生、快生。民间最常见的做法是由娘家给孕妇送“催生饭”。

《梦梁录》载:“杭城人家育子,如孕妇入月,期将届,外舅姑家以银盆或彩盆,盛粟杆一束、上以锦或纸盖之,上簇花朵、通草、贴套、五男二女意思,及眠羊卧鹿,并以彩画鸭蛋一百二十枚、膳食、羊、生枣、粟果及孩儿绣绷彩衣,送至婿家,名催生礼。”湘西坝子是岳母给女儿做一顿饭,二至五道食肴,分别称作“二龙戏珠”、“三阳开泰”、“四时平安”、“五子登科”,饭食必须一次吃完,意谓“早生”、“顺生”。侗族是由娘家送大米饭、鸡蛋与炒肉。7天一次,直至分娩为止,浙江是送喜蛋、桂圆、大枣和红漆筷,内含“早生贵子”之意。

苏北民间在孕妇怀孕期间,就开始蒸龙眼。就是将龙眼剥去外壳,放入碗中,封上棉纸,在煮饭炕饭锅时(以前煮饭在饭锅汤快干时要用小火慢慢将米饭炕熟),装龙眼碗放入,每天如此。此物在孕妇临盆时给孕妇食,据说能帮助孕妇提气补力。侗族妇女临产前,母亲要为女儿煮上一大碗米饭,包上炒肉和煎蛋,端端正正放在细竹篮里,然后盖上洁净的绣花帕子,左脚先出门(传说这是期望生儿子的一种做法)送给女儿吃。如果女儿吃了还不能生,母亲还要接着再送,直到生下为止。

湘西地区,怀孕至9个月,母亲要特意为女儿煮一顿饭,并且亲自送去,一般要做三至五道菜,其数量以女儿一餐能吃完为度,孕妇要全部吃完,不能剩,剩则表示胎儿不能生下。同时催生饭只能孕妇一人吃,如果其他人吃了,则认为孕妇未吃此饭,分娩要往后推移。催生饭送毕,母亲当天就要返回家去,表示孕妇吃了催生饭,胎儿很快就要降生,母亲在家等候喜讯,准备送“祝米酒”。此举无非是为了表达母亲的那种祈望孙儿早降生,祝愿母子保平安的善良心愿。

孩儿一落地,家人便要把这一消息通过某种方式告诉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民间称之为“报喜”。旧时浙江绍兴一带,小孩一出世,家人马上要点燃蜡烛,随即到厨房下面条,面条里要放上红糖或白糖,煮熟的甜面条再分给左邻右舍,邻居接到面条,便知道小孩顺利出世了。广东东莞一带,婴儿出世后,必用万寿果、鸭蛋、粉丝、油炸豆腐等做羹汤,先用来祭祀神及祖先,然后分给邻居及族人吃掉,当地称此举为“煮落地”。如此做法,无非是为了及时把孩子出生的消息告诉给亲邻。

广东有句口头禅:“请吃红鸡蛋未?”意谓婴儿满了月没有。广东风俗,产妇分娩后数日(一般是7天以后),亲戚朋友纷纷携带鸡蛋、猪腿、糯米等食物前来贺喜。亲友送来的食物越多越体面光彩。而且对别人送来的礼物,主妇要一一牢记,以便以后回礼。待到婴儿满月之时,则根据家庭经济条件而决定礼仪的繁简。一般都要摆满月酒,并事先送去红鸡蛋,请亲朋们来参加宴席。亲友们吃了红鸡蛋,有的回送一个“封包”,有的回送礼物,表示答谢。此种风俗沿袭至今。近些年来,由于广东人生活富裕起来,摆满月酒往往不在家里,而在酒楼饭馆,少者两三桌,多者十多桌,

十分阔气。婴儿诞生后,民间要举行一种别开生面的“开奶”仪式。所谓开奶,即第一次给婴儿喂奶。正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也格外讲究。民间认为,首次给孩子喂奶,宜喂别家妇女的奶,如果是男孩,

则要吃生女孩妇女的奶;如果是女孩,则要吃生男孩妇女的奶。说是这样做,下一胎便可以换胎生。普开奶仪式各地也不尽相同。苏北民间的仪式颇为特殊。其做法是:母亲把奶汁挤在汤匙里,再用香墨磨成墨汁,在奶水里挤上两三滴,给婴儿喂下去,这样做是希望孩子以后有文才。随着现代卫生知识的普及,目前这一习俗已基本消失。

妇女分娩后,由于气血损耗,体质虚弱,饮食上需要及时进补。进补物品各地不尽相同。在湖北地区,产妇分娩后,每天要吃鸡,生一个小孩往往要吃掉二三十只鸡。

产妇的饮食进补,秉承古代遗风,各地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两湖地区,产妇每天离不开红糖水。说是红糖具有补血作用。河套平原产妇产后要吃“二红粥”,即用小米加红糖、红枣煮制而成,每天要吃8顿。山东除在粥内放红枣外,还要放花生米。糯米是南方产妇的常用食品,坐月子期间要煮糯米粥、煮糯米饭、酿糯米酒,给产妇享用。四川则喜欢在米酒中放些川贝、当归等生血药物,有的还要加莲子,以增加滋养。福建一带习惯用糯米放老酒煮食,据说有祛寒、补血、散瘀血之效。藏族产妇特别喜欢食用母牛的坐子骨,以为它是滋补佳品,多数人在产前几个月就准备好一架牛的坐子骨晒干留用。

产妇的饮食生活一方面要加强进补,另一方面还要讲究饮食禁忌,俗话说:“胎前一盆火,饮食不宜暖;产后一块冰,寒物要当心。”产后妇女在饮食方面,切忌生、冷、酸、辣。忌生、冷是怕伤其阴气;忌酸,是怕牙齿不周;忌辣,是怕引起婴儿上火。这些饮食禁忌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值得提倡。

三朝食俗

婴儿出生的第三日,称为“三朝”,在这一天举行的礼仪,称“三朝礼”。许多民族在这一天都要给婴儿沐浴,并宴请宾客,接受亲友庆贺,故此俗在一些地方又叫“洗三礼”。

侗族非常重视婴儿的诞生,并要为其举行隆重的“三朝礼”仪式。在侗乡,“三朝礼”被称为“三朝酒”,以大宴宾客为特色,一般选在婴儿出生后的第3天或10天以内的某个单日举行。被邀前来庆贺的宾客多以女方亲戚为主,一般不邀请好友参加。所有宾客,除外祖父须在日落西山之后赶来外,其余的都应在中午之前到齐。所有来宾都要带礼物,其中以外祖母的礼物最为丰厚,主要有猪肉、糯米、鸡蛋、侗布、侗棉、酸草鱼、银项圈、银锁、银手镯、两床新被、一对木箱或梳妆台等,另外,外祖母还要承担“三朝酒”宴所用的一半粮食和肉类。按侗族习惯,婴儿未出生,不可事先为其预备童衣,婴儿出生后,一般也只用柔软的旧衣裙包裹。只有经过“三朝礼”后,婴儿才能穿上临时赶制的新童装。

所以“三朝礼”时,外婆家的亲戚(如姨妈、舅妈等)显得格外忙碌,她们一方面要为新生婴儿赶制背带、衣裳和裙片等衣物;另一方面还要轮流传抱婴儿,左右上下,细心端详,并说些吉利和赞许的话语。接着,男家青年以歌邀请姨妈给婴儿唱取名歌。姨妈以歌代答,经商讨后,由外祖母确定并宣布婴儿的名字。

到了中午,“三朝酒”宴开始。客人们要先吃甜酒鸡蛋,后吃油茶,然后吃午饭。午饭一般比较丰盛,也很隆重,晚饭规模则相对较小,有不少食物是女家提供的,俗称“吃忍受家饭”。晚饭后,人们要为婴儿唱歌,表示祝福。酒席散后,女客回家时,都要带上用竹片串起来的一块或三块重约4两的肥肉,表示主人家为庆贺小孩出生而办的“三朝酒”宴肉菜太多,一时吃不完。串肉带回家后,可用来打油茶,请左邻右舍的女子来吃,以转告喜讯,分享快乐,此举俗称“串肉礼”。

湖北梁子湖一带,吃“三朝酒”的亲戚,一般都是一手提着一个竹篮前往,里面放着面条和鸡蛋,上面用一件衣料覆盖着,一手拎着一只老母鸡。做三朝,外婆是最主要的角色,送礼也最为讲究。

广西大新县安平一带的三朝礼颇为独特,届时外婆家要送去一担糯米饭和20个鸭蛋。婿家请全寨小孩来绕着房子喊:“俏(指婴儿)来啊!耕田去啊!种地去啊!”之后分给每个小孩一团糯米饭和一个鸭蛋。送礼送食品,可能与产妇分娩后需加强营养、及时进补有关系。

寿诞食俗

祝寿,是儿女孝敬长辈的一种表达方式。祝寿的方法和送给老人的寿礼也是多种多样的。自古以来,不分贫富之家,在老人寿辰之时,都要庆贺。

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之说,即60岁以后才可以庆寿。每逢庆寿,除自家所有成员聚会祝寿之外,女儿、女婿们都要用白面做成寿桃、寿鱼前来庆贺。时近中午,女儿和媳妇们就开始忙着和面擀面条。人们都尽可能把面和得筋道些。把面切得又细又长,煮熟捞出,浇上一勺又香又软的臊子,由晚辈双手递给老人,这碗面称为“长寿面”。而后就是祝酒,儿女子孙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平时祝寿是吃长寿面,而到了66,73.84岁的父母,祝寿就特殊了。“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母亲66岁的生日,出嫁闺女给母亲的寿礼,是一块肉。这块肉象征着女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趁着六六大顺之年,女儿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偿还母亲一块肉。买这块肉时,一不能和卖肉的讨价还价,二是要一刀下来,有多少是多少,不添不去,不能计较斤两,以表示孝敬母亲的诚意。

这个习俗是怎么兴起来的呢?相传以前有一位孝顺的姑娘嫁到了远方,多年没见母亲的面。母亲66岁生日这天,姑娘特意割了一块肉赶回娘家。大家一见她这么远还带来一块肉给母亲祝寿,都夸她真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知道心疼娘。远村近邻出嫁的姑娘们知道了这件事,也都学着做。“吃到闺女一块肉,能活到百岁庆大寿”。

古人平均寿命较短,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即能活到70岁的人已经很少。有的认为到半截入土”、“年过五十,黄土齐脖”。所以旧时条件稍好的人家,待老人一过寿辰,就要为其备办后事,即准备在阴间生活所需的基本衣食住行器具,如死后所穿的衣服、棺材、墓穴等。无儿送终的人,更是自己早早着手准备。凡是生前备好的,前面都要冠以“寿”字,如寿衣、寿棺、寿坟等,意为祈盼健康长寿。

寿诞当日,还有一些占卜活动。鲁西南以寿日晴天为吉兆,晴天预示着老人长寿、家事顺心,阴天则被认为是“掉辞眼泪”,日子将过得不顺心,老人的心情也往往因之不高兴。

民间祝寿的相关禁忌颇多。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传说老人到了这两个年龄,就是到了“难关”,是不祥之年。因此,河南的许多老年人们到了73或84岁就忌讳,故意把73岁说为74岁;把84岁说成85岁,意即闯过了难关。做儿女的要帮助老人渡过难关,趁父母生日时,买条鲤鱼,让老人吃了。鲤鱼善“蹿”,这一蹿,老人就算过了难关,太平无事了。

80岁也要大庆,称为“庆八十”。鲁西南地区看重66、77、88岁寿辰,俗话说“六十六吃刀肉,七十七吃只鸡,八十八吃只老母鸭”。山东有些地方,.夫妻双全且年纪相仿的要举行双庆,设宴庆寿的时间,

或在寿辰当日,或另择冬季吉日,多数定在大年初一。  美

另外,民间忌讳说百岁,认为百岁是人寿命的极限,到了百岁也就是活到头了。黄县一带说;百岁是个驴,临清地区说百岁是个老刺猬。逢百岁时,多数仍说99岁(“九”音同“久”,99是1吉利的数字,意味着久久无限长),淄博地区则重新从91岁数起。做寿还有“做九不做十”之俗,

即逢十的整寿必须提前一年祝寿,也称“做九头”,如60岁寿辰要提前到59岁生日时庆贺,“庆八十”要在79岁时举行,这是因为方言“十”与死的发音相近,犯忌;而“九”与“久”音同,吉利。一般做寿忌间隔,一旦开始做寿,必须年年连做,不能间断,否则再次庆寿时就成为“断头生”。另外,民间认为66岁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难关,只有吃66块肉方可顺利通过此关,因此逢老人66岁生日时,至孝的儿女或侄女辈会送上66块肉,若寿者吃素,则用数量相同的豆腐干代替。邹平地方祝寿要以木盒、瓷碗盛礼品,忌用条编器物。

在江西,寿诞一般从50岁开始庆贺。丰城流传的民谣说:“三十无人晓,四十无人知,五十做一份,六十据宴席,七十大庆贺,丿I十无消息,九十、百岁大贺喜。”江西其他地方也大抵如此。人们在三四十岁时,上有老,下有小,给老人做寿,为孩子过生日都忙不过来,自己的生日只能马马虎虎地对付,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过去。到了50岁,儿女大了,生日也就可以“做一份”了;到了60岁,年届花甲,就是真正的“老人”了,因而可以“摆宴席”,正儿八经地“做寿”了。

江西民间做寿,习惯上“做九不做十”。如六十寿诞,在59岁做,取“天长地久”之吉利。江西做寿还有一个习俗:不做八十大寿。民间传说,古时某君做八十大寿时,家遭火灾,又遭强人抢劫,寿星被打得半死,所以说做八十不吉利。寿礼中的食品有寿饼、寿肉、寿面、寿糕、寿桃。寿礼的寓意显而易见:寿糕的“糕”与“高”谐音,表示寿星德高望重,寿桃的“桃”与“陶”谐音,意为寿星晚年幸福,其乐陶陶,同时借喻“蟠桃盛会,寿如王母”。前来祝寿的人,有亲友、邻居,一般都要携带寿礼。拜寿仪式之后,人们开始吃“寿酒”。酒宴之后,主人还要向客人及左邻右舍分发寿饼、寿糕。

丧葬食俗

丧葬古称凶礼,是人生礼仪中的最后一件大事。对正常死亡的老人,中国民间视为“白喜事”。与“红喜事”一样,白喜事也是较铺张的。晚辈在哀悼尽孝的同时,对前来吊唁以及帮助处理丧事的亲友及工人则要以酒菜招待,这就有了丧葬食俗。

民间的一般俗规,是送葬归来后共进一餐。这一顿,各地叫法不一。有叫“吃白喜酒”的,有叫“吃送葬饭”的,但大多数地方叫“吃豆腐饭”。古代的“豆腐饭”,为素菜素宴,后来席间也有荤菜,如今已是大鱼大肉了,但人们仍称为吃豆腐饭。

豆腐饭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的豆腐是乐毅发明的,乐毅发明豆腐是为了使上了年岁的父母吃上不用咀嚼的豆制品。

豆腐不仅使乐毅的孝敬之心如愿以偿,而且惠及广大乡亲百姓。后来,乐毅的父母因常吃豆腐而高寿。在父母过世送葬归来时,乐毅就把家中所有的黄豆都做成豆腐,办了豆腐酒席招待四乡八邻,祝愿大家都健康长寿。从那以后,人们都学乐毅在老人过世后用豆腐酒席招待送葬的亲友。吃豆腐饭的风俗遂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除了吃豆腐饭,有些地方还有特殊的丧葬食俗。

旧时,北京人死后在灵前供奶油悖悼和干鲜果品。奶油悖悖一层层码上去,多时可达数百枚。灵前供上香的瓦盆,在出殡时要由儿子摔瓦盆,摔得越响越碎越好。灵前还有一罐(瓶),出殡时将各种吃食尽可能装进去,由主妇抱着葬于棺前,算是送给死者的食粮。20世纪50年代以后,此俗逐渐消亡。

在吉林,白事宴席较简单,多在送葬完毕,设便宴款待亲友,以客人吃饱为度。菜档次较低。

T菜肴数应是奇数,即“上单不上双”。客人可喝酒,但主人只斟一次,表表谢意即可。一般不互敬酒,位饮宴过程也很短。山西长治县一带,过去人死后所供祭品分4种:一是三牲一猪头、鱼和公鸡;*二是三滴水一4大碗、4小碗、4个碟子;三是白头祭一头;四是刀番斤猪肉。现i在,近亲主要以猪头、三滴水为祭品,一般关系的以糕点为祭品。沁水、阳城的农村,丧家在出I殡前,儿女侄孙辈要提米饭、油食、馍等到坟地吃,撒五谷于地,儿女连土带谷抓在手里,装入的

1口袋,名曰抓富贵。这个地区,人死后有过七习俗,每逢七日哭祭-次。

t  在山东,这一顿酒席谓之“吃丧”。有的地方在辞灵(下葬仪式结束后,亲属祭拜死者前牌位,

调之“辞灵”)以后,亲属要一起吃饭,叫做“抢遗饭”。临胸的遗饭是豆腐、面条。据说吃了豆腐,后代托死者的福,会兴旺富裕;而吃了面条,后代蒙死者的阴德,就会长命百岁。有的还吃栗子、枣,意即子孙早有,人丁兴旺。在黄县等地,圆坟(葬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死者亲属为新坟添土,称“圆坟”)之后,每人分一块发面饼,据说吃了发面饼,胆子就会变大,夜间走路不害怕。

济南旧俗,老人死后第三日,丧家以瓦罐盛米汤赴土地庙,呼唤亲人并遍洒米汤,谓之“送三”。出殡日,全家及亲友食丧葬饭。在鲁北平原,此日晚必备八碗菜,并用祭礼上的菜品回锅待客。故此地之“八大碗”即丧宴的代称,在喜庆场合是绝对禁说的。胶东地区,人亡当日,即须速报亲属.入殓、守灵。出殡下葬后,亲属都急忙低头抢着回家,谓之抢福。随后进餐,要吃白面停悼、白米饭。济宁地区的丧葬习俗受孔府礼仪影响,颇为豪华。旧时要设棚帐,盛果品牲礼路祭,家中宴客前后数十日,席面多至数百席……故而那时农家有“死不起人”之说。其宴客费用,一般农家承担不起。贫穷人家常因酒筵费用不足,不能发殡,而将灵柩长期停在家中,害怕因酒筵准备不周,惹人耻笑,得罪乡邻。此陋习至清末才被革除。

有的地方将“倒头饭”(放在死者头前的生米或半生不熟的大米、麦仁)煮成粥,每个孝子一碗,叫吃“富贵饭”。谁先吃上富贵饭,谁先富贵。所以孝子们从莹地返家的途中,都暗中使劲,如竞运一般。江西宜春的“粮米包”,也是类似的丧葬食俗。粮米包是用布包一些米,和一只公鸡一起系在出殡时的“龙扛”(抬棺材的扛子)上。据说在“八仙”抬着灵柩过桥、上坡下岭时,亡灵就会抓着粮米包以免脚下有闪失。因此,民间相传,这粮米包上一定有五个手指印。死者安葬后,公鸡带回来供“八仙”吃;而粮米包则带回来做成饭,只准家里人吃,连出嫁了的女儿都不准吃。

在湖北,老人死后,临葬前,丧家必须设宴款待宾客,否则,将会遭到讪笑。沔阳一带,丧葬前一夜,乡邻亲族要在丧家吃饭,以致达到“酒肉狼藉,呼噪喧阪”的程度。薪春一带,执丧那天,丧家根本不烧饭,只靠亲朋乡邻送的稀饭解饥。

丧葬食俗中的“端百岁饭”和“偷碗计寿”,是生者在悼念死者的同时,为下一代祈福的特殊方式。“端百岁饭”是江西杨树一带的习俗:人们在吃“送葬饭”时,端一碗饭,夹几块肉.带回去给孩子吃,以此举为孩子讨个“长命百岁”的吉利。类似风俗在苏北也有。《海州民俗志》载:“用从喜丧人家偷来的碗筷给孩子吃饭,也能讨来长寿。因此喜丧人家常多买些碗筷供人偷。”这就是丧葬食俗中的所谓“偷碗计寿”。可见,民间的丧葬习俗,主题有二:一是尽孝,二是祈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